一、央企老總相當于什么級別的干部?
在我國,為便于管理,【央企】對應不同的類別。由此,央企的董事長、總經理們個人都具有不同的行政級別。
按照管理層次的不同,包括:
第一、國資委監管的【央企】。
按照2020年6月5日發布的最新數據,此類央企總共97家。
(一)第1-50家。對應的行政級別是副部級,俗稱“部分國有重要骨干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的個人行政級別是副部級,由中央任命。相應的,其副總經理等副職由中組部任命。
比如,中石化、國家電網、南航。
(二)第51-97家。對應的行政級別是正廳級。董事長、總經理的個人級別是正廳級,副總經理核定為副廳級(很多高配正廳級)。班子成員均由國資委任命。
比如,中國中車、保利。
第二、中央金融企業。
截至2021年02月20日,根據財政部發布中央金融企業名錄,共有26家。
(一)第1-15家,對應的行政級別是副部級。董事長、總經理個人為副部級,由中央任命。副職為正廳級,由中央組織部任命。
比如,工商銀行、交通銀行。
(二)第16-26家,對應的行政級別是正廳級。董事長、總經理個人為正廳級,由銀保監會任命,這是比較特殊的一點。
比如,華融、長城、東方、信達。
第三、其他中央企業。
1.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對應正部級。改革后,還沒有相關其降格的消息。這也是目前已知的對應行政級別最高的央企。
2.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對應副部級。
央企,即指中央管理的企業,包括國務院直屬企業、國資委管理和中央其他部委管理的企業三種。
其中國務院直屬企業已不多見,目前僅剩中鐵集團有限公司、中信集團、中投集團等幾個公司由國務院直接管理。中鐵集團第一任老總盛光祖由原鐵道部部長轉任,級別是正部,后任總經理由交通部副部長、國家鐵路局局長轉任,沒有明確是否提正部,但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中鐵集團或仍保留正部規格。其他兩家中信和中投已經從過去的正部降為副部無疑。
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企業目前一共有96家,包括中石化、中石油、華潤、招商局集團、中建、保利、幾大通訊運營商、幾大航空公司等都在其列。這96家央企90%以上都是副部級設置,董事長、總經理都是中央管理的干部,由中組部考察任命,級別副部;企業副職比照正廳設置,由中組部和國資委共同管理。少數是正廳設置,董事長和總經理級別是正廳,但作為央企仍納入中央管理,由中組部考察任命,也就是我們說的中管正廳。副部級央企的副職也是類似情況。
其他主要是中央金融企業,比如國開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類似銀行行長基本上都是副部級,納入中央管理范疇。
二、去央企工作怎么樣,正式員工一輩子能有多少收入?
第一次見到您這樣的問題,挺有趣的,我來回答一下吧:
央企工作怎么樣?央企工作還不錯啊,挺好的,至少在還不錯的職位上錢還是可觀的,工資還是發的很及時的,福利待遇還是很好的,工作還是很穩定和牢靠的,所以央企怎么樣,總而言之,就是靠這個發不了大財,想安家穩定小康還是沒有問題的。
正式工一輩子能有多少收入?按走運的沒太大背景的大學生來講,進公司到退休,保守估計35年工齡,前5年按每年10萬-15萬計算,保守估計60萬稅前,6-10年按20萬計算,保守估計100萬稅前,11-15年按25萬計算,保守估計125萬稅前,16-30年按30萬計算,保守估計450萬元稅前,最后5年保守35萬每年,這算175萬稅前。那么應該合計910萬稅前。@頭條生活家
央企分很多層級的,去總部和下面的企業有著根本的不同!
三、央企是根據什么來排名的?
央企,是指中央及各部委管理的大型國有企業,分實體類、金融類和文化類三種。央企的特點是體量大、資產多、效益好,在各自領域都是頭部群體或標兵企業,很多企業相互比較起來難分伯仲。但是作為國企,央企仍屬體制內,并且實行分級管理,現實中是存在一定排序的。
其排序規則主要依據:
第一,單位規格。央企區分部級和廳級兩個層次,部級肯定要排廳級前面,這是基本的政治排序。比如在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央企名錄中,總共有96家央企,其中1-51家是副部級央企,其黨委書記、董事長及總經理都是副部級的“中管干部”,排名就比52-96的正廳級央企靠前。中央召開經濟工作會,國家鐵路集團和中投公司一般都是排在最前面的央企,這兩家過去都是正部級央企,現在雖然不存在正部級央企的說法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兩家企業的規格、體量在那里,在央企的分量不可撼動,因此沿襲過去將他們排在前面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第二,管理權限。這其實和單位規格直接掛鉤。過去,央企分國務院直屬企業和部委管理企業。國務院直屬的企業比如以前的國家鐵路集團,級別一般是正部級,規格比較高,因此單獨成序管理,排名肯定比部管企業要靠前。同樣的在國資委管理的央企中,副部級央企因為企業領導是中管干部,本質上還是中央管理企業,不僅一把手需要中央任免,副職也需要報國務院審批,排名一般也要靠前。而正廳級央企則由國資委管理,在干部管理權限上臨近需要向國務院報備一把手,其他的均由國資委任免,層次一目了然。
第二,企業類別。一般來說,實體類企業排名相對靠前,金融類企業次之,最后是文化類央企。這是企業排名的基本規律。具體怎么排還要結合場合、需要出席的人員以及規格而定。
至于體量和利潤排名,直接看報表,在這里就不作贅述了。
四、央企和國企有啥區別?
央企和國企都是具備政府背景的企業,央企都是國企,而國企未必是央企,其中,央企一般歸國資委直接管理,而國企則是歸國家各級政府管理;央企與國企的規模不同,央企的規模比較大,中國500強上榜的公司中85%以上為央企;除此之外,央企的福利待遇也比一般的國企好。
央企一般指中央企業,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或委托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出資人職責,領導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組部、國資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協會)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
中央企業,為“中央管理企業”的簡稱,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特別指出,在我國除了廣義和狹義定義的中央企業外,對于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這些中央企業歸國務院直屬管理,屬于正部級。?
國企一般指國有企業,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所監管的企業本級及其逐級投資形成的企業。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特點,其商業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對于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歸屬于國務院直屬管理,這些中央企業屬于正部級。
所有央企都是國企,但國企不一定都是央企,“央企”是指直歸于國務院有關部分的國有公司。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一樣,央企一般歸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由中組部錄用,通常國企是歸國家各級政府管理,有歸于其他部委的。央企多為規劃超大的公司,規劃大,領導權力自然也大,公司員工福利也大。央企與國企地位不同,央企基本上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是中國經濟強有力的支柱,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央企的利潤大部分要上交國家,而國企大部分則上交地方財政。